返回
小城大事
分享 搜索
>

焦虑和抑郁成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 家庭是否和谐影响大

2010-10-15 09:49:01 作者:

关注:528次

    

  衢州晚报10月14日讯 孩子有事总是憋在心里,遇到小挫折就一蹶不振,每次考试就害怕不敢去学校……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家长只会盲目地指责批评孩子,却未曾想过自己的责任。10月10日是第1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昨日记者从市第三医院了解到,今年截至9月底来该医院看心理门诊的患者中,青少年占了一半以上,常见的是焦虑和抑郁。

  在市区某中学读初中的小周,曾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去年暑假他常看一些恐怖的书籍和电影,结果脑子里产生了世界肯定要毁灭的想法,之后便无法自拔。渐渐地,他觉得读不读书都没有意义,不愿意做事,不能主动地去学习,日常生活也没了动力,进而影响睡眠和生活。爷爷奶奶发现孙子不对劲,赶紧带到医院查看。通过小周的讲述,医生了解到,小周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从小他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安全感丧失,因日常生活引起心理震荡,导致抑郁症状的产生。

  “这个孩子就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沟通,想要解决问题,最好让孩子的父母一同过来咨询,改变父母的教育与沟通模式。”市第三医院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胡伟明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绝大部分青少年患者来自不和谐的家庭,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离异、家庭成员关系不良、沟通不够是其中的典型,这些容易引发孩子患上各类精神疾病。

  据了解,一些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期望值太大,有时候超过了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围,而家长却没有以身作则,总在孩子身上找原因,忽视了自我分析。胡医师建议,家长要有成长的意识,随着孩子的成长,全家人共同成长,同时增加对孩子的透明度,和孩子做朋友沟通,避免让家庭问题影响孩子。

  青少年行为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技能、情绪稳定性和学习、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胡医师提醒市民,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家属在陪同就医时,可以避免和病人提到“精神”问题,转而说“情绪”等温和一些的字眼,更容易让人接受。(记者邱耀国 通讯员王建芳)

上一篇:常山公路行道树遭樟树螟啃咬 今年已第4次遭虫灾
下一篇:常山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试通水

网友评论

发表评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