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氏兄弟在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支持下,准备申报县级“非遗”。
付氏后人在吹号表演。
记者 方均良 通讯员 徐晓珍 徐寄兰
近日,记者在紫港街道孔家弄村上婴头自然村,见到一个“兄弟帮”坐唱班,他们四人传承吹唢呐、长箫的技艺已有三代历史。“兄弟帮”坐唱班传统文化带给了人们一份亲切感、厚重感和乡土“种文化”的回归感。
老手艺传人渐少
“兄弟帮”坐唱班由67岁的老大付先和带头,排行依序分别是64岁的付先柏、53岁的付先雨和48岁的付先国。
在200多人口的上婴头自然村,付家在付先和这一辈有同辈兄弟13人,如今衍生人口达100多人,是人丁兴旺的大姓家族。“付”与“傅”同祖同宗。关于傅姓的起源,史书说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付先和的祖籍在江西南丰,当地乡人亲切地称付家是祖孙三代“吹喇叭”的,为乡间添趣无限。这缘起于付先和的爷爷,他的真名已难考证,但其叫作“白子”的艺名至今仍闻名于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地区。相传,“白子”生五子,在他调教下,五个儿子皆会吹拉弹唱,遂利用农闲时,游走于浙闽赣皖四省毗邻一带。清道光年间,遍走各地、阅人无数的“白子”相中常山孔家弄地盘的好风水,就在一处山清水秀、俗名叫“上婴头”的地方择高而居。
至付先和的父亲付小仔这代,又生育五子。早年,他曾在叔伯堂侄之间传教祖艺,希冀发扬先风,继传“吹喇叭”行当。在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付氏后人一度活跃于乡间,为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做出不小贡献。“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在弟弟中,61岁的付先良年轻时就喜欢学剃头、做烧酒,他没来学这门祖艺。否则,我们可以组成兄弟五人乐团哦!”付先和不无惋惜地说。到他这辈,坚持不懈的只剩付先和与3个弟弟了。
古乐器唱响新曲
付先和回忆,他和这三个有恒心的弟弟从小就对音乐有着特殊的偏爱。他们当中,大多是8岁左右便跟随父亲吹唢呐、敲小鼓等技术。个个天性聪明的付家兄弟,由于自幼在吹拉弹唱的氛围中熏陶长大,往往很快就会掌握多种古乐器的基本吹法和拉法。“我这些小弟,有几个还能一人操作七种乐器,自控自唱是常有的事儿。”谈到坐唱班技艺的复杂深奥,付先和介绍起弟弟们,一脸的得意自豪神情,“也正因这一活儿有门道,四邻八乡的人羡慕不已,他们眼看看、耳听听,是学不会的。我们年少时,老爹拉大家出门转一圈,赚来的‘利市钱’,有时比10个壮劳力忙一年的工分还多!”
因付氏坐唱班在当地很出名,除了业务忙、效益好,还常有人乘船、骑马,慕名寻到常山来虚心请教。“我老爹的徒子徒孙遍布江西、福建、湖北,全国10多个省都有。那年头,我家门口拴着的马常常有七八匹,就像现在的小轿车吧。”最小的付先国回忆起童年时光,不无幽默地说。
在传承祖艺中,付先和与他的弟弟们注重总结吹奏技巧,不断提高坐唱班的表演技艺。他们每到一处,细心搜集当地的鼓乐曲牌。这些曲牌有“江苏昆曲”“山东梆子”,也有安徽省凤阳地区流行的秧歌“鼓子曲”等。“小时候,我很痴迷学艺,常跟老爹到江西省婺源、安徽省屯溪等地方去‘赶场子’。走路去开化县那边算是很近啦!”付先雨笑说,有时醉心哼唱新曲,走着走着,会踩空田塍,摔倒在泥浆水里成了“小泥鳅”。
付氏坐唱班会表演的曲牌繁多,常分为喜调和悲调,是民间红白喜事不可缺少的礼仪程序。喜调表现为轻快、欢乐,悲调则忧伤、深沉。演奏时,讲究合作者之间的配合默契,要求鼓板分明,高昂悠扬。特别是在传统名曲“闹花台”中,有箫、二胡、板胡、笛子、喳子等先锋,还有唢呐(黑呐)、小鼓、羌锣、洋钞、铜锣、尺板等号筒。通过起起扬扬的大揉合,便能很好地烘托环境气氛。近年来,付氏兄弟还注重结合“美丽乡村”和“文化礼堂”建设,以及“五水共治”行动等新形势,创作了不少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曲调。
“我们兄弟四人,一起吹了40多个春夏秋冬。可惜的是,当地老一代的坐唱班技师只剩下我和三个弟弟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没有人愿意学这行绝活啦!”付先和说,10多年来,难得有人来拜师学艺,他和弟弟们为这一传统文化即将失传感到忧心失落,准备申报县级“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