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城大事
分享 搜索
>

基层组织助推“两美常山”建设

2014-10-30 10:53:33 作者:

关注:533次

   近年来,常山县以抓基层、打基础为主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无论是在“无违建县”、“三改一拆”还是“墙院整治”等工作中,各级基层组织都第一时间带头谋划,将创新活力内化为发展活力,实实在在地发挥了先锋作用,为推动常山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群策群力

  基层组织掀起“头脑风暴”

  走进东案乡田蓬村,一个现代田园式村落让人眼前一亮:清澈见底的金源溪静静流淌,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两边竖立着新式路灯,一排排粉刷一新的房屋……“是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田蓬村党支部书记郑富红说。

  “看,这边正在做的是污水处理工程,那边自来水主管道也已经通到村口。”70多岁的郑奶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村里不但浇筑了彩色水泥路?,造起了大凉亭,还建起了一个大舞台,热热闹闹地办起了“小西瓜节”。

  今年田蓬村投入60余万元,新建了会议室、凉亭、文化礼堂、文化广场、居家养老活动室等项目。接下来,还将建设水上乐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田蓬村的变化,离不开基层组织建设的坚强保障,更离不开党员干部的谏言力行。为了让村民们早日喝上自来水,郑富红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从县城驱车赶到村里。“工程队6点多就开始施工了,我得提早盯着点,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村委会主任詹伟军同样凡事亲力亲为,带头苦干。为更好做好“河长”工作,他自费买了一条小船,方便保洁员清理河道。平时看到垃圾就捡,只要有机会就对村民宣传“五水共治”。

  为保证项目建设质量,郑富红和詹伟军两人分工跟进监督,一有空就在村里蹲点。郑富红说:“我在监督污水处理工程的话,他肯定就在绿化现场;我在抓赤膊墙粉刷的时候,他肯定在督促庭院整治。”这两个月,为了盯紧项目,田蓬村两委班子成员几乎没有休息日。

  对于村里文化广场台面的建设,究竟是铺青石板路,还是彩色水泥路,或者是砌上大理石?村两委意见不一。为此,村里决定邀约村民代表和村两委班子共同商讨,群策群力,最终通过“头脑风暴”达成一致,将台面浇筑成红色水泥板面,这样既节约成本,又和谐美观。

  就在前几天,一台由村里自发组织的“小西瓜节”表演,在这个红色的台子上拉开了帷幕。村民们敲锣打鼓,欢快的歌声传遍了整片山林。郑富红介绍,接下来,胡柚和油茶都丰收了,村里准备再办一个“丰收的夜晚”晚会,分享丰收的喜悦。

  定高标准

  选好基层组织“带头人”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能否选好“带头人”,使基层组织成为群众离不开的“家”,直接决定着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

  常山县在选拔基层组织干部中,任人唯贤,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乡镇、部门、群众共同打分,真正让干得好的干部选得上。

  大桥头乡浮河村党支部书记郑建平,曾担任过两届村委会主任。“作为村支书一定要带好头,践行承诺,为村里多办实事。”为此,郑建平每周至少召开一次村两委班子会议,讨论、交流村里的工作,有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一做法,既及时解决了问题,又调动了其他村干部的积极性。

  徐志坚是芳村镇下猷阁村村支书。他2008年当选时,村里还欠债5.6万余元,连续多年发不出村干部的工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土地抛荒严重……

  上任后,徐志坚一直在思考,不断向老党员、村民请教,找到了村子迟迟发展不起来的答案:人心涣散。

  在他看来,建设美丽乡村,最关键的是要让大家把集体的事当自家事来干,人人参与、人人关心。

  2010年7月,村里通往主干道的老桥被洪水冲毁,徐志坚好不容易争取来6000元补助资金,但是,这点钱要在深山沟里修复一座桥谈何容易。村两委班子商议后决定,由村干部和党员动手修建。第一天,24名村干部和党员齐刷刷到场,在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村干部和党员都带头干了,我们还等什么?”村民马上行动起来,一会儿工夫,就有40多人主动加入。第二天,全村留守的160多人基本上都来了。

  经过大家1个多月的努力,不仅比预计提前20多天完成修桥,而且比预算节省了30%的资金。通过这件事,徐志坚切身感受到,村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张贴在村委会办公室宣传栏上的一张张照片,反映了下猷阁村两委班子的努力:拆除42个露天粪坑,帮助192户改建厕所,建成1座公厕;新增一条长1200米、宽5米的道路;原本雨雪天气会断电线路,现在已全部改造升级……

  郑建平、徐志坚只是我县村支书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有了这群有想法、有能力、有干劲的“领头雁”,我县基层党建工作才得以激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思路

  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加快发展,新经济组织蓬勃发展。面对这些新情况,各级基层组织创新思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以有效举措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常态化”化发展。

  村庄变漂亮了,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乡亲们致富?芳村镇下猷阁村把目光投向村里严重抛荒的耕地和山林。2013年,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做工作。“把村民们荒废的山林土地、耕地,以700元每亩的价格租过来,集中管理。村民们还可以在公司做事领工资,有门路的也可以出去打工、创业。”徐志坚介绍。

  当年4月,总投资100万元的牛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功注册,村委会占股51%,农户以土地出资的形式占股49%。如今,公司共吸纳农户耕地200多亩,农户参股率达85.6%,每年帮助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金川街道徐村村与县城相邻,村里在外经商办厂的能人一大批,然而村委会主任却连续5届没有一个连任过。新一届村班子上任后,都是办企业出身的村支书叶继强、村主任徐有德深刻反思,最后决定“把村当作一个公司来经营”。这个想法得到了两委班子的认同,他们定下打造洁美第一村、建设沿江旅游风景线的目标。

  随着文化公园、亲水平台、沙滩生态修复、漫步道等建设,现在,徐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凝聚力。

  正风肃纪

  树立廉洁形象

  对基层党组织而言,只有在强党性、建制度、严执纪上着力,树立基层组织廉洁形象,才能立标杆、建威信、感召和带动群众,在各条战线上真正发挥先锋作用。

  为此,县委坚持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中央规定的十条标准,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在全面调查摸底、评星定级的基础上,逐个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县领导挂号领办、县级部门联村助推、乡镇领导落实包办的“三位一体”整顿责任制,研判矛盾问题,强化整顿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

  目前,全县已处置不合格党员87名,其中23名被劝退或除名。2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中,7个村配齐党支部书记,2个财务混乱村得到专项清理,村级班子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根深才有参天树,熠熠党旗别样红。强基固本,让基层党组织活力竞相迸发,为“两美常山”建设添砖加瓦,这是全县人民的期待,也是县委、县政府的决心。(郑月红)

上一篇:青石领跑“九景衢”房屋征收工作
下一篇:常山小护士养番鸭为村民提供沼气

网友评论

发表评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