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喝彩歌谣”入选国家级“非遗” 填补了常山县国家级“非遗”空白
本报讯(通讯员刘建华)昨天,笔者从常山县文化部门获悉,“常山喝彩歌谣”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实现了常山“非遗”项目的“零突破”。
“常山喝彩歌谣”一般是在结婚、上梁、祝寿、春种、秋收、开业进行演唱,主要是图个吉利、热闹、喜庆,后来开始运用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400多年的历史,还传播到江西等地。目前,它已经有彩词1000多条。
入选的“常山喝彩歌谣”属于“民间文学”项目,编号为Ⅰ-155。
曾令兵是“常山喝彩歌谣”第六代传承人,他自幼喜爱艺术,18岁开始跟父亲学唱喝彩歌谣。他说,“常山喝彩歌谣”都是靠口口相传,手抄下来的,当年从他的外公传给他爸爸,再传给他,也已经有100多年了。这次能从全国申报的1111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成功入选国家级,对他来说是件很开心的事。他表示:“为了使这一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延续,目前已开始培养更多有这方面爱好的喝彩苗子,并计划将这一文化融入到其他产业中去。”
据了解,常山县自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以来,共有14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等方面,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36个。其中钢叉舞、“常山喝彩歌谣”、木杆秤制作技艺等5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链接:我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还有“杨继洲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