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报道组 汪峻 胡江平) 6月16日上午9时多,在常山县大桥头乡浮河村,80多岁的村民石东香拎着两只垃圾桶出了门。一只桶上贴着“可烂”的标签,里面是一些菜叶和剩菜饭;另一只贴着“不可烂”,装的是几个塑料袋和纸壳。她的目的地是村里的垃圾投放点。
垃圾分类不是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石东香笑着说,像她这种年纪,一些东西到底能不能回收利用很难分清楚,可是会不会烂却再熟悉不过。而且,按会烂与不会烂把垃圾分类是农村的一个传统,以前种田就会把会烂的垃圾挑到田里堆肥,做起来很自然。
常山县农办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农村里负责家庭卫生的一般是老人和妇女,太过复杂的垃圾分类办法很难被广泛接受。对此,今年该县试水垃圾“二分+”模式,“二分”是指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烂”和“不可烂”两种,接了“地气”便于操作;“+”是指各地根据实际,制定堆肥、制沼等科学化处理模式,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来到垃圾投放点,保洁员鲍林根和徐江娜已守候在那里。倒了垃圾,石东香从兜里掏出一本小册子,徐江娜在上面盖了个章。这是村里发给每户村民的“生态存折”,为鼓励垃圾分类,村里会给每天坚持分类并按时投放垃圾的村民做记录,月底凭折领取肥皂等生活用品。徐江娜介绍,“二分+”模式实施1个多月来,村民都能较好地按照要求对垃圾进行分类。
垃圾箱渐满,鲍林根用三轮车先将贴着“不可烂”的垃圾拉往村口的垃圾中转站。进了站,鲍林根却不急着倾倒垃圾,而是和工作人员一起把玻璃瓶、废金属、纸壳等挑拣出来。他说,“二分+”模式中,可收和不可收垃圾还得分家,只不过是从农户家里转移到了中转站,这样既降低了对农户的要求易于推广,又增加了分类的准确性。这边忙完,鲍林根又赶回投放点,把可烂垃圾拉到村子另一边的沼气站。在这里笔者碰到分管垃圾处理的乡宣传委员詹丽青。她说,这里原来是一家养殖场的沼气池,现在成了可烂垃圾的处理站,节约了大量的建设时间和资金。不过,生活垃圾直接进入沼气池产量不高,为此乡里专门找企业量身定造了一台垃圾破碎机,这个月底就能到位。如今,这个沼气站能为周边200户农民提供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