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阳(左一)和村干部讨论村庄规划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翁浩浩 常山报道组 汪峻 胡江平
巍峨的巨石、嶙峋的假山、精致的盆景……近日,记者走进常山县青石镇砚瓦山村,村道旁、庭院间,时常可见造型各异的奇石怪石,犹如来到一个观赏石的“大观园”。
在这个“大观园”里,村党支部书记徐春阳带着村干部,和村里的“石老板”们边走边聊。像这样的现场会,在砚瓦山村最是寻常,但这次的议题不是拓展销路和市场,而是如何让石头把村子装扮得更靓丽、更有文化范儿。“作为中国赏石文化特色小镇,青石镇刚被列入浙江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砚瓦山村准备抓住机遇,把村庄建成3A级旅游景区,在乡村休闲旅游中再掘一桶金。
一颗雄心闯市场
细算起来,徐春阳已经在村里当了32年村支书。32年来,他带领全村人从做石匠打石头,到闯市场卖石头,再到做盆景假山、园林设计卖创意,如今又经营休闲旅游,把砚瓦山村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石头村”,蜕变成常山首个电话村、手机村、轿车村,演绎一段点石成金的传奇。
35年前,徐春阳退伍回乡,当时的砚瓦山村山多地少,消息闭塞,村民多以砍柴、卖炭过日子。偶尔靠外地客商收石料换点柴米油盐钱,村民便心满意足。“我的祖辈都是石匠,一辈子靠打石头为生,老老实实守着山里的石头赚点小钱。我觉得自己不能被石头困在山里,我要走出砚瓦山,去大城市看看。”望着家门口贫困寂寞的荒山,年轻气盛的徐春阳萌发了出去闯荡的念头。
就这样,徐春阳扛着一袋近30公斤的石头样品上路,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南昌,寻找识货的伯乐。令他欣喜的是,在南昌园林部门,对方被他的韧劲深深打动,一次就签下总金额2000元的订购合同。在当时,这绝对一笔“天文数字”。淘到“第一桶金”后,他又坚持用这种“笨”办法,一路走过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多个大城市,一步一步地为砚瓦山的石头打出了名气。
一片丹心谋发展
背着石头闯市场,为徐春阳在村里赢得了声誉。1983年,他当选为村支书。“当了村干部,就不能光想自己,带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本事。”徐春阳带着村里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一起闯市场。短短两三年,便在村里形成挖石头、打石头、运石头、卖石头的产业链,有150多名村民参与其中,一下冒出20多个“万元户”。
上世纪90年代初,眼见村民越来越富,徐春阳的内心却升起一丝担忧。采石头是在吃祖宗留下的老本,卖石头也是产业链上最低端的一环,要是总在这个层次打转,迟早要被市场淘汰。
“要围绕石头做文章!”徐春阳暗自思量,但到底怎么做,心中没底。一次偶然机会,他对村民家中搭建猪栏的“吸水石”产生了兴趣:它极强的吸水性正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于是,他多次实验,并带着石料和盆景再次外出推销,结果一炮打响。
面对新的商机,徐春阳没有藏私。回村后,他发动村民一起转型,还请来园艺师傅提高村民的盆景制作水平,并向园林假山设计拓展。如今,砚瓦山村有200余人从事盆景制作和假山施工,各类盆景更是远销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
一种真心惠民生
在砚瓦山村口,常山县青石花石市场车水马龙。砚瓦山石头声名远播后,徐春阳组织村民建起华东地区首家花石市场,彻底告别“背石头找客户”的历史。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集青石、花石、盆景、园林营造等综合交易为一体的“华东第一石市”。不仅如此,砚瓦山人还把石头店开到全省各地,全村9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石产业相关行业,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两万元。
如今,砚瓦山村的发展再次提速。徐春阳大胆提出,整个村庄都要成为景区。在他和村干部的引领下,石材贩销户刘中清在自家的园艺场办起农家乐,石材选购、盆景制作观赏、农家风味食宿一条龙服务,既赢得客户,又每年额外带来10余万元的收入。
刘中清的成功让村民心动,现在已有如此效益,以后村子美了,收入还不水涨船高?“借着村庄改造,把更多的石文化融入其中,改善人居环境,也保留住砚瓦山的发展记忆,这比赚钱更重要。”徐春阳说。
“跟着春阳走,我们很放心。”朴实的村民,用最朴实的一句顺口溜,赞美着自己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