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城大事
分享 搜索
>

创新孕生机引智增活力 常山企业加快从“制造”迈向“创造”

2011-12-19 15:39:45 作者:

关注:429次

    

  衢州新闻网12月19日讯 12月11日,在常山县工业园区内,浙江飞航工贸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技术员等忙着改进俄罗斯客户要求的刹车片产品,这一新产品要比国家标准高出很多,且国内目前还没有达到要求的企业,该公司凭借技术上的优势,在1个多月内成功研制出新配方,正在尽快完善并准备近期送往俄罗斯接受客户检验。

  今年7月,该公司“年产200万套轿车、轻型车无石棉碳纤维刹车片”项目投产,短短三个多月,不仅稳固了外贸、零售市场,又获得了国内多家汽车生产厂商的青睐。“我们的产品,采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常规材料之外又加入矿物纤维和碳纤维,产品的强度、使用寿命、安全性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企业负责人一语道出个中原因,正是因为采用领先的生产材料和工艺,让企业从投产到形成稳定市场实现了“无缝对接”。而这一投资1.2亿元的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达3.4亿元。

  把目光盯住“高、精、尖”的不止“飞航工贸”一家企业,如今在常山,企业发展不再简单地追加投资扩规模、小技改,而更多的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与研发,来实现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县经信局领导相告,近年来,该县着重加强了企业的创新体系建设,给予资金奖励扶持、帮助企业向上申报各类技术创新项目、加快县级技术中心认定等,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创新育生机、引智增活力,提高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年,全县仅申报的各类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就有28个。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快“常山制造”向“常山创造”跨越。今年,由浙江永合化工有限公司投资850万元,自主研发的一个名为“左西替利嗪手性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新技术”的项目,前段时间刚刚通过了省里相关专家的验收,而国家发明专利的申请也已被受理。新技术较以往的生产工艺减少了4步流程,可降低成本50%,按照每年20吨的产量计算,可节省成本近2000万元。事实上,“永合化工”从2009年就开始着力于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两年来投资于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超过4000万元,从实验室、仪器到科研人员,公司拥有了完备的研发体系。而随着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项目投产,明年企业的销售收入将突破亿元。

  与“永合化工”相似,常山四分之一以上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而企业在“制造”中成长,在“创造”中胜出,今年1月—10月,全县78家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6.51亿元,销售产值74.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4%、40.86%,其中增幅50%以上的企业有20家。

(通讯员 汪峻 胡江平)

上一篇:为我们的英雄投上一票——2011年度“浙江骄傲”现场投票活动走进常山
下一篇:常山4个月查处脱检脱保车近80辆

网友评论

发表评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