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根雕艺术界,有这么一句名言:“世界根雕看中国,中国根雕在开化”。然而,作为奇石众多的“石城”常山,该如何把常山“石文化”推向中国乃至世界呢?“现在我这里已经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石,现有的3000多平方米的展览馆都已无法摆放了。”看到开化根雕艺术搞得如火如荼,爱石成“痴”的周建明想实现心中梦想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奇石博览园”,向“中国奇石在常山”的目标艰难地前进着……
日前,记者走进常山县新都工业园区“石之城”展览馆,一睹了这里几千件奇石、古石的“芳容”,也揭开了“石痴”周建明与石头的一段不解之缘。
与石结缘,初涉石头领域
周建明,今年42岁。1990年,刚入伍的周建明被选调到师汽训队学习驾驶。
一次,周建明开车到苏州市区,看到苏州园林建设工地大量地使用太湖石,但他发现工地上的石笋石不论品质和造型,都不如自己老家常山的石头。于是他马上联系建筑单位,从常山运些石头过来销售。
周建明说,当苏州园林部门看到常山的石头时,感到非常满意,于是随后又拉了两车石笋石到苏州。
刚刚涉入石头行业的周建明这次得到了7000元利润,而当时在部队一个月的津贴只有17元。初次尝到甜头的周建明渐渐爱上了常山的石头。
砸掉“铁饭碗”,做起石头生意
1993年退伍后,周建明被安排到常山县城最大的一家国企,但不到三个月就辞职了。有人说他是不安于现状,但是他自己知道,是对石头的那份特殊感情使得他一直都蠢蠢欲动。这一次通过朋友帮忙他筹集10万元资金,做起了石头生意。
在砸掉“铁饭碗”投身“石头”的时间里,周建明自己是老板也是司机,赶夜车的时候连路边的饭店都舍不得吃一顿,车子上就三样宝贝:军用水壶、饼干、军用大衣,渴了喝口水饿了吃块饼干,困了就裹着军大衣打个瞌睡,可是辛劳的结果还是赔得血本无归。
搜罗奇石,花钱交“学费”
虽然这次在石头生意上跌倒了,但收藏天下奇石的念头周建明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如果能汇聚天下奇石,那么常山便会成为真正的“中国第一石城”。
只要有机会他就开始收购奇形怪状的石头,有些甚至是不惜血本,现在陈列在展厅得到石头鉴赏界专家一致肯定的“镇馆之宝”九龙壁就是在那期间发现的。
不过周建明收集石头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到外地收购奇石时,看到对方门口放了很多雕刻工艺精致的好石头,就想收购一些,没想到被人“黑”了一把。“他放在门口的那些石头、石雕确实挺好的,因为在门口已经看好货物了,所以跟店主到房屋里去拿石头时没怎么在意,就把石头购买回来了,结果回到家后才发现自己购买回来的竟然是赝品。”周建明说,就当作“花钱买个教训”吧。
为了提高鉴别能力,他包里放着全国各地的石头介绍书,很多奇石就是不惜代价也会购买回来。
在融资上,周建明开始以石养石,从网络上开拓市场,收集天下的名石。如今,他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奇石、古石堆满了3000多平方米的两个展馆,多年收藏的石头在展厅里也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鉴赏家的肯定。
打造国内最大石文化博览园
与普通市民收集奇石的“小打小闹”不同,周建明收集石头主要是想打造成国内最大的石文化博览园,他经营的石头品种千奇百怪,有千层石、太湖石、斧劈石、山水盆景及青石板材等景观石和装饰石材,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到企业、园林等多个领域。
“目前石文化博览园已免费为政府接待了近8000人次,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石文化的加工、研发问题。”周建明说,按照自己的设想,他准备为石文化博览园建立10多个中心馆,主馆主要以常山馆为主,展示拥有常山特色的奇石文化,另外一些馆则按石头的地域进行分类,比如云南馆、广西馆、福建馆等,并为每块石头贴上说明(属于什么地貌,如何形成等内容),让每块石头都会“说话”。
记者华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