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内,工程车辆、施工队伍、征迁人员往来不绝。在朱家坞等村,征迁工作组正在丈量土地;鲁里村地块,刚刚入园的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在建办公用楼;而在已完成征迁的土地上,园区供电专线、400万立方米土石方工程、“一纵两横”道路及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样热火朝天。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规划面积11.96平方公里,一期开发5平方公里。该县抢抓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新机遇,集中人力、资金、政策,土地征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三箭齐发”,3个多月完成土地丈量4700亩,其中1000余亩已签订征迁协议,创造了平台开发“常山速度”。
3月24日,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征迁工作动员会召开后,从全县部门乡镇抽调来的70多名工作人员,分成5个工作组,赴各村开展工作。“早上6点半就到现场,下午下班却没准点,天黑才是‘下课铃’。”工作人员李永忠说,征迁组几乎没有休息日,自己清明、端午都是在征迁一线过的。
在集聚区土石方平整施工现场,3个标段同时施工,50多台重型机械共同作业,正以每天1.5万立方米的速度推进。“我们现在是征迁一块平整一块,如果征迁速度加快,还将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常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相告,为加快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该县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推进组和项目审批协调组,包括国土、供电、交通、林业等10多个部门全程服务保障,并融资2亿元建设资金,给予全面支持。目前完成土地平整500余亩,道路、供电、排水等建设也已全面铺开。
集聚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工作提前开始,多个重点项目达成入园协议。而预留用地指标、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实打实的政策倾斜,包括全市最大能源项目、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在内的多个项目已经落地,整个园区呈现出征迁、基建和项目建设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
7月4日,市委书记陈新率“互看互学”活动考察团来常,对集聚区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在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的建设中,常山征迁、审批速度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快,项目储备落地快,许多好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
【基本面】
为打好平台拓展攻坚战,常山县抓住浙江省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机遇,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开发,集中开展项目征地“百日会战”,注重研究政策、打破常规、创新办法,努力破解项目建设征地拆迁、要素保障等问题,形成项目推进长效机制。全县工业平台规划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建成16平方公里。
【启示录】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承载平台,加快园区建设就是加快发展。在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建设中,常山县精心谋划大平台建设,形成征迁、基建和项目入园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办法,不但提速园区建设,也加快了园区产出。
(通讯员 汪峻 胡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