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警官,还记得我吗?非常感谢你的帮助,国庆节到了,我路过这里来看看你。”10月1日下午,一位江西民工走进常山县交警大队溪口中队,径直走向民警江小华的办公室。
江小华一年至少能收到100句诸如这样“陌生”的感谢,他常常这样说:身上的警服是老百姓给的,不是我个人的!
农民工的贴心人
这位民工姓汪,在他的心里,江小华早已是自己的“娘家人”。今年2月份,江小华为汪师傅煮面、端茶,甚至连夜送受伤的他到常山与江西的交界处……这些情景,汪师傅至今仍历历在目。
2013年2月7日,江西省玉山县返乡民工汪师傅驾驶二轮摩托车经过320国道溪口段时,不慎摔倒,夫妻俩都重重地摔在地上。汪师傅手被擦破受伤,其妻子的裤子也被地面磨破了。
此时,正准备下班的江小华得知有人摔倒,立刻调转车头奔赴现场。“江警官赶来,见我摩托车坏了,马上叫人过来帮我修车,把我们夫妻俩带到办公室,开起空调驱寒,还给我们煮面、端茶。”汪师傅说。
休息了一会儿,汪师傅起身准备驾驶修好的摩托车继续赶路回家,江小华叫住了他们。原来,江小华看汪师傅的手受了伤,骑车不方便,决定带汪师傅到卫生院进行治疗,当得知汪师傅遭遇欠薪时,江小华悄悄为他支付了200元医药费。
随后,江小华又将汪师傅夫妻和摩托车一起送到常山县与玉山县的交界处,才让汪师傅自己骑摩托车回家。
320的“活地图”
因为服务返乡民工,江小华曾“登”上《华尔街日报》、新华社等国际国内主流媒体,成为衢州的“名交警”。从警20余年来,处罚交通违法近10万起,并且做到了“零”投诉。
为了使途经辖区的每位驾驶员都能平安,中队辖区重点路段、危险路段、重点车辆和学生接送车辆的情况,江小华都摸得一清二楚,牢牢记在心里。
“现在想了解辖区内特别是招贤镇的道路哪里路面破损,哪辆大车有安全隐患,只要问江小华,他肯定知道。”江小华的同事说,在他们眼中,江小华就是辖区内的一张“活地图”。
记者华国正 通讯员叶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