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新闻网9月10日讯(通讯员连中福 丁远进) “老叶,协议约定月底到期,1万元赔偿余款你准备好了么?”“没问题,肯定履约的。”日前,常山县辉埠镇灰山底片联调中心内,镇司法所长刘光云、村联调中心调解主任缪雪景,正就一民间纠纷案件进行回访。
今年4月,辉埠镇杨梅弄村村民徐某在集镇上叶某饭店内饮酒至晚上11点多,因酒精中毒导致死亡,死者家属遂与饭店老板产生纠纷。
“这类矛盾纠纷涉及意外死亡等因素,调解较为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缪雪景说,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了乡镇、双方当事人所在村的主职干部、调解员到场,引导当事人进入调解程序。通过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协议赔偿金额从8万元降到了4万元,赔偿款由饭店老板叶某分两次支付,案结事了。
今年3月以来,常山县结合实际,在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人民调解方式,在辉埠镇、青石镇建立“联调中心”,试点矛盾纠纷“村级联调”新机制,着重破解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后乡镇辖区扩大带来的管理难题。县司法局副局长曾丽芳介绍,村级联调中心均有固定办公场所和所辖范围,设主任一名、委员5名-7名,由所在片内村治调干部或村主职干部兼任,并明确了专职坐班人员,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小事村内自行解决,重点疑难纠纷则经村联调中心受理后,由镇司法所、驻村干部、县司法局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专业人士协助,实行“三级联调”。
前不久,青石镇溪口村饶某与邻居谢某“因建房设计影响风水”发生口角,甚至打架斗殴,谢某还用刀具捅伤了饶某。经村民报警后,当地警察、镇干部、村联调中心调解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调处。经过多次调解达成协议,一方放弃了轻伤鉴定。
截至目前,常山县3个“村级联调”中心共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26起,涉及人员100余人,调解成功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