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城大事
分享 搜索
>

创造旅游发展“常山速度”——“三衢石林”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纪事

2013-06-03 09:08:15 作者:

关注:429次

    

5月30日,常山县三衢石林景区,尽管天气阴沉,但游客仍然络绎不绝,自4月25日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来,三衢石林的人气持续升温,景区也将在6月结束试营运,正式对外开放。而这距离去年3月景区启动创“4A”工作以来,仅仅过去1年多时间,创造了旅游发展的“常山速度”。

  推项目:全县“一股绳”

 

 

  由常芳线转入三衢石林景区,全长2.57公里的通景公路于5月中旬建成,10米宽的路面方便了游客车辆进出,两边精心设计的绿化带也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而这条道路的建设,仅仅用时4个月。常山县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翁绍志介绍,1月24日县里召开项目协调会,交通、财政、旅游、辉埠镇等多个部门、乡镇分头负责资金、人员、施工等,就连春节期间也几乎没有停工,项目最终在景区正式开放前建成。

  与之相似,在三衢石林景区建设过程中,从县委、县政府到部门、乡镇,再到行政村、农户,都拧成“一股绳”,合力推项目。供电部门投资100多万元对景区杆线实施迁移、国土部门对景区内废弃园地开展集中整理、辉埠镇及时做好100多农户的政策处理工作……县里接连召开两次高规格旅游研讨会和旅游发展大会,同步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县主要领导挂帅,30多个部门、乡镇都有分工,前后投资6000多万元,景区建设快马加鞭。

  赶进度:吃住在山上

  在“天坑探源”景点,一群游客走在新建成的“同心桥”上,饶有兴致地游览、拍照。

  常山县旅游局副局长徐根香相告,“天坑”是三衢石林最里侧的重要景点,因山高路险,原先并没有游步道等设施,既有碍观光也不安全,因而在这里建一座观光回廊成了景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山高路险,大型发电设备上不来,施工只能使用简单的工具。为不影响进度,施工队20多人吃住都在山上,最终长20多米、最高落差超过7米的“同心桥”,仅用时1个月便即建成。

  这背后,是县里对项目进度的紧抓不懈,项目进度每周一报,完成情况与工程款兑付直接挂钩,倒逼施工方争分夺秒。而在景区建设过程中,最多时有9个项目同时施工,几乎都是就近“安营扎寨”。最终,景区在4月25日完成“4A”创建,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半年。

  新起点:建设再提速

  游步道上,工人们正给台阶“包边”。游客反应,新修缮的游步道边缘锋利,存在安全隐患,景区立即组织工人整改。而在山脚,一个大型停车场已将完成土地平整,正在加班加点施工,将在景区正式开放时投入使用。

  景区试营运期间,对游客提出的意见建议都认真作了回应。事实上,创“4A”成功后,三衢石林景区的后续建设从未停歇,像360度环幕电影院、滑道、滑草场等休闲项目,均已完成征地、图纸设计等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将进一步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衢石林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只是常山旅游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常山县领导说,下一步他们将以三衢石林为中心,整合县内其他旅游资源,通过发展“大旅游”,推动旅游大发展。

  通讯员汪峻胡江平

上一篇:常山县2013年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公告(第4号)
下一篇:常山成立首家村级地质陈列室 村民捐献4.6亿年笔石化石

网友评论

发表评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