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城大事
分享 搜索
>

由承接平台向增长平台转变 常山工业平台“蝶变”升级

2013-04-01 09:34:58 作者:

关注:412次

    

  衢州新闻网3月31日讯(通讯员汪峻胡江平) 3月29日下午,在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作为我市最大能源项目、总投资32亿元的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施工现场,主厂房、材料库检修间、水处理车间等多个工程同步推进,今年项目计划投资13亿元,力争在9月份投产。

  而在一路之隔的浙江玉马机械有限公司,一期4000平方米厂房节前建成投产,工人们正在赶制第一批订单。自2012年8月开工,仅半年多时间,这一投资1.96亿元的项目已完成总投资额的70%。

 

 
  自2012年4月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启动建设以来,常山县精挑细选入园项目,“热电联产”、“玉马机械”等大项目快速推进,常山工业平台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的“蝶变”大戏在此率先上演。

 

  由承接平台向增长平台转变,常山工业平台建设的思路渐渐清晰。近年来,该县在建设工业大平台的过程中,以集聚、集约、集群为导向,注重园区品质提升,高效率、高质量强化基础设施配套,严把项目入园关,力促企业投资强度、建设容积率、亩产税收“三提高”,集聚形成主导优势产业。

  完善基础设施,园区提品升级。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加快建设之外,在辉埠新区,二号路、三号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整个园区服务体系更为完善,由此新满足20多家企业的落地需求;在县工业园区,新都景观大道改造全面完成,园区硬件和环境条件双提升……2012年,县工业园区和辉埠新区共实施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2个,总投入达1.2亿元。

  硬件提升,项目跟进,园区用地精打细算。在辉埠新区,去年5月开工的浙江常山捷姆轴承滚子镦造有限公司已完成车间主体工程。项目用地仅20余亩,总投资达却到了5400万元。该地块原本为另一企业所有,但投资强度达不到要求,新区便将土地收回并用于新项目。与之相似,常山县坚持“亩产论英雄”,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用地规模,对入园项目注册资本金、容积率、单位面积税收贡献、投资强度、建设进度等出台相应制约条件,同时开展园区闲置低效土地清理,盘活低效闲置园区土地,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形成新的增长点。

  园区“蝶变”,引来“凤凰”。2012年,90个新项目进入常山,协议总投资110亿元,到位资金22.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86%。

上一篇:常山启用首家社区居家养老中心
下一篇:常山采砂整治出重拳

网友评论

发表评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