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常山县城的一家土特产店向我预订了1000斤索面,现在没有库存了,所以要加班加点赶货。”1月8日,常山水英索面专业合作社的陈水英告诉记者,从去年8月份开始到现在,一共加工了4万多公斤索面,已经全部卖完了。合作社加工索面的年产量,在常山县排名第一。
陈水英是常山县辉埠镇人。“我从小就是看着邻居做索面长大的,有时我也会帮忙操作。”陈水英说,近几年她看到邻省市的索面制作迅猛发展,常山县的索面虽然口感略胜一筹,但产量低规模小,所以就想规模化生产制作索面。
2010年,陈水英拜招贤镇的唐师傅为师学做索面。这位68岁的唐师傅已经加工索面50年,手艺精湛,徒弟也带了不少,陈水英是他的关门弟子。传艺过程中,他把许多做面的工具都给了陈水英。
一直到加工出有劲道又有味的常山索面,陈水英才于2012年到常山县城正式加工索面。她在常山食用菌园区租了场地,装修好厂房,并拿到了由常山县质监局颁发的第一本“浙江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许可证”。2012年9月,她的索面厂正式投产。
“常山索面也被许多人叫做贡面,贡面的意思是上贡给皇帝用的面,我想让索面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所以我叫它索面。”陈水英说,她想让老百姓尝到旧时的味道。对此,合作社还注册了“三衢山”商标,开始了小规模化生产。
“去年11月,我还与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开发了猴头菇索面,现已经加工了4000斤。今年,我计划再开发几个索面新产品。”陈水英说,提升索面的产量,打破产业瓶颈,带动常山索面产业的升级,是她的新年心愿。记者 胡宗仁 实习生 徐佩
陈水英联系电话:13567055225,地址:湖东加油站上面老碧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