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在县城老人武部路口大屏幕上劝导大家文明出行的小胡柚吗?近日,在由上海美术电影厂主办的《胡柚娃之胡柚诞生记》(以下简称《胡柚诞生记》)新闻发布会上,它又变身为动画片的主角,演绎起精彩纷呈的胡柚起源传说故事,并吸引了东方卫视、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等沪上主流媒体。
作为浙江省第一部以地方特产为原型打造动漫卡通形象的动画片,《胡柚诞生记》时长16分,主要讲述了神仙铁拐李携带柚子精灵来到人间仙境常山,目睹孝子胡进喜为父治病收集橘皮却被财主欺辱,于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并授以自己的拐杖为树干,将柚子精灵点化为人间枝头的神奇仙果———胡柚,从此造福天下百姓的故事。
影片使用了醅糕、贡面、文峰塔等常山特色元素,体现了独特的常山风土人情。而由“胡柚娃”演绎的经典动画故事,则生动地传播了常山地域文化,让受众形成深刻的视觉符号印象,提升我县城市品牌影响力。
日前,该动画片相关工作人员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揭开了“胡柚娃”背后的秘密。
阵容强大,上海美术电影厂导演操刀设计
说到常山,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大多都是胡柚。
2011年11月29日,“常山胡柚”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通过多年媒体的宣传,它已经从原来的乡村野果化身为常山品牌形象的象征,成为我县对外宣传的金名片。
“为将胡柚注入独有的人文精神,2013年初,县委宣传部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设计了以常山胡柚为原型的‘胡柚娃’卡通形象,并请来国内一批大师,共同将这一形象制作出来。”县委外宣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小娃的孕育过程,花了整整十个月。
据介绍,“胡柚娃”动漫卡通作品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影集团视觉上海工作室等联合创作,吸纳国内影视动画创作精英,集聚国内最强大动漫创作阵容,形成了强势创作组合———“胡柚娃”卡通形象,由动画专业二级美术设计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导演周一愚先生亲自操刀设计,他曾参与制作过包括《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大耳朵图图》、《勇士》、《中华传统美德》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动画片。
而“胡柚娃”动画片剧本,则邀请了沪上知名编剧张晓露参与创作,并为动画片主题歌作词。为电影《马兰花》作曲的施佳阳先生也被聘请过来,为动画片量身作曲。
跌宕起伏,六十名动漫精英十月磨一“娃”
影片中,热腾腾的醅糕、如同神龙出水的贡面、活灵活现的人物表情、胡柚精灵变身胡柚等生动活泼、具有常山地方特色的场景和情节让人不得不感叹《胡柚诞生记》的精彩纷呈。
在近日由上海美术电影厂主办的《胡柚诞生记》上海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动漫学会秘书长贡建英,《葫芦兄弟》总编剧、国家一级编剧姚忠礼等一大批中国动漫界重量级人物对这部动画片给予高度评价。贡建英说:“不管从故事还是造型,我真的看到了原来美影厂的风骨。”姚忠礼更是表示,现在的国产动画片缺少精品,《胡柚诞生记》堪称一部继往开来的精品。
“我们是‘十月磨一娃’。”制片人刘峰坦言,实际上,“胡柚娃”的诞生,和所有孩子的诞生一样,也经历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剧本的创作方案变化就是其中之一。
“拍动画片是极其复杂的,胡柚娃可以说倾注了创作人员的全部心血。”刘峰告诉记者,《胡柚诞生记》最早的方案分上下集,讲述两个独立的无关联的故事,后来经过探讨,大家将方案调整成一集,主讲胡柚娃诞生的故事,内容取材于我县民间铁拐李与孝子胡进喜的传说。
片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画师一笔一划在纸上一张张画出来的。“动画片的制作要经历原画设计、创作、修片、手绘、采集、上色、分镜流程处理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程序。”刘峰相告,整部电影的相关工作人员有60余名,光是胡柚娃手绘画稿就重达300多公斤。
由于目的是展现我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及人文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内涵下赋予胡柚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所以影片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常山当地的人文地域风貌,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在充满卡通趣味的幽默细节中感受到了常山景美人更美的精神内涵。
“《胡柚诞生记》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从事动漫行业30多年,现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制作总监的朱毓平说,接下来,要利用好这个基础,加强商业合作,把这个富有魅力的小娃打造成助力常山经济发展的“金娃”。
跨界联姻,动漫产业推动胡柚产业发展
怎么会想到用动漫卡通的形式来打造常山胡柚?
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道出了其中缘由:在全媒体时代,形象生动的动漫卡通形象更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胡柚娃”卡通形象品牌的树立,将常山胡柚产业延伸到文化产业,通过文化品牌的创建与传播,能够扩大和提升常山胡柚乃至常山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胡柚娃’形象以‘常山胡柚’为原型,具有典型的常山地域特征。”刘峰说,创意中以“胡柚娃”为依托,进一步拓展出具有常山典型特色的家族系列人物,如贡面小姐、醅糕郎、茶油哥等。通过“胡柚娃”与这些家族人物角色的互动,成功演绎“胡柚娃”家族在常山发生的一系列夸张、诙谐、幽默的故事,能够潜移默化地加深受众对“胡柚娃”及常山的印象。
“之前播出的‘胡柚娃’公益片也获得了十分热烈的反响。”刘峰介绍,自去年10月下旬,“胡柚娃”之《文明出行》、《爱城护绿》、《清洁家园》等城市主题宣传片亮相上海的数字电视和各小区大屏幕以来,橙光闪闪、俏皮活泼的常山文明传播使者“胡柚娃”获得了众多观众的好评,光明网、浙江在线、央视网等媒体也纷纷转载。
目前,上海电信已将“胡柚娃”公益广告放置在上海IPTV教育频道动漫栏目首页中,供观众随时点播。
注册商标,新媒体平台推广助“小娃”茁壮成长
记者还了解到,这个出生不久的“小娃”目前已经上好了“户口”。
为提升“胡柚娃”动漫卡通形象的文化品牌价值,确保它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实现这个卡通形象在相关市场的广泛传播,县委宣传部以国资委为主体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了“胡柚娃”商标注册,商标保护共涉及服装、广告、光盘(音响)等八大类80项。去年9月2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经受理了申请。
谈到“胡柚娃”的成长,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接下来,我县将改变传统的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方式,以“胡柚娃”动漫卡通形象为灵魂的体系形式进行推介,增强城市品牌形象的可读性与亲和力,增加城市品牌形象的可延性,强化受众对常山城市的融入性和归属感。 “主要是借助手机、微博、论坛、贴吧、优酷等新媒体网络传播平台,广泛发布和传播‘胡柚娃’系列公益片和动画剧情短片,使‘胡柚娃’成为家喻户晓的卡通明星,提高常山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力。”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会加大对“胡柚娃”动漫衍生品、四格漫画、插画、表情包等内容开发,并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广,让更加绚丽多彩的常山地域文化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记者周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