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城大事
分享 搜索
>

常山推广“木耳—水稻”轮作种植模式

2013-12-09 08:34:48 作者:

关注:445次

    

  12月6日,常山县农业局组织全县各乡镇(街道)食用菌辅导员和食用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走进常山县新昌乡猷辂村盛轩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黑木耳种植基地,现场参观学习“木耳-水稻”轮作袋栽黑木耳的出菇、采收要点,共同研究探讨黑木耳水稻轮作栽培生产技术。

  如何在冬闲稻田里做文章,提高土地的种植效益?近年来,常山县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开展“木耳—水稻”轮作种植,切实解决了种田与“种钱”的关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效益。

  “木耳—水稻”轮作种植模式,以桑树、果树修剪后的废弃枝条为原料,从7月份开始制菌种,9月、10月份下田产耳,可在冬春采收两季干木耳。到了5月份前后,木耳采收完毕,农田即可种植单季水稻。黑木耳废菌渣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后,可减少化肥的施用,实现水稻增产,亩均产量超过千斤。常山县农业局食用菌办副主任、高级农艺师黄良水介绍,在冬闲田里种植黑木耳,如果菌丝发菌正常的菌棒,每亩可产800公斤黑木耳干货。按照目前每公斤60元的收购价格,亩产值一般可以达到四五万元,扣除生产成本,亩利润可达2万元左右。

  在新昌乡的“谷哥”家庭农场一垄垄的农田里,一袋袋竖起的白色菌棒组成浩大军阵,10多位员工正忙着采摘黑木耳。农场主黎明介绍,他每年在当地流转4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今年他用10亩土地进行“木耳—水稻”轮作生产,9月份种植的10万袋黑木耳菌棒,现已采摘干品1000多公斤。按照每亩地种1万袋、每袋收入4元计算,今年他利用冬闲田生产黑木耳的收入,就将达到40多万元。明年他将进一步扩大轮作种植规模,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带动周边和本村农户发展“木耳—水稻”轮作栽培,让这一模式成为当地富民新兴产业。目前,常山县有6位种植户利用冬闲田种植黑木耳,种植面积达250多亩,年黑木耳产值1000多万元,利润500多万元。 (通讯员刘建华)

上一篇:新增1081个停车位缓解城区“停车难”
下一篇:常山一村妇患白血病数百村民街头募款3万元

网友评论

发表评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