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18各村,‘五水共治’有13个实施村,5个重点村。”2月中旬以来,青石镇以“五水共治”、清洁工程为抓手,加强镇村环境卫生建设、整治力度,广泛宣传发动,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针对公路沿线、河流两岸及村庄等重要地段,开展大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网格化试点卫生保洁工作
3月25日,记者在青石镇砚瓦山村村口看到,公路沿线干净整洁,青石花石排列错落有致,流经村庄的马车溪水流欢快、水质变好了。
岸边一处值班室外墙上的“清洁家园党员干部卫生责任区制度”引起记者的注意。“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增强村民对‘五水共治’、清洁家园工作的认识。”村委会主任徐卫国介绍,流经全村的有两条溪流,目前,都已经推行河长制,还聘有两名专门人员负责河道卫生巡查。
“全村区域面积有6平方公里,涉及农户383户,范围广,我们实行分片分户开展网格化治理,每个片区有12户农户,由2至3名党员负责卫生保洁督查,带动每家每户参与的积极性。”卫生责任区负责人毛祖红介绍,村里将每个党员干部落实到各责任区,要求党员干部对责任区各农户庭院等处的卫生情况每半个月检查评比一次,村两委会对党员干部卫生责任区的卫生情况每个月检查评比一次,并将检查评比结果公示,评定星级户,实行奖励。
“目前,网格化模式正在全村探索实施,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自觉性明显增强。”徐卫国笑着说,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将“五水共治”倡议书分发到每家每户,组建老党员义务监督队,完善卫生责任制,公开奖惩,让村民自觉投入到“五水共治”行动中来。
以点带面铺开治水
“创新网格化模式在砚瓦山村试点初显成效,接下去将在和尚弄等村推广。”青石镇宣传委员黄贤安介绍,全镇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制定行动方案,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等制度,并联合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建清洁家园”等活动,由学生督促家长的卫生习惯,并进行评比,将评比结果反馈给学校,防止村里的治理工作流于形式。
为加快推进“五水共治”工作,青石镇以任务分解的形式,将全镇范围的河流落实到每名村干部身上,由护水员直接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河道,实现全流域无缝对接。实行倒逼管理机制,开展“清洁河道、美化家园”专项整治行动,对整改不力的责任单位采取年终考评一票否决制。加强对常山港、虹桥溪、马车溪、里山溪等河流的环境治理和监管,做到源头治污,清淤疏浚,彻底消灭垃圾河、臭水塘。
在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中,青石镇做到一周一巡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比,对集镇环境、废品收购点整治等进行提升。每月10日设立为清洁家园行动日,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和村民集中开展卫生清理活动,结合村民的垃圾堆放习惯配置垃圾箱、垃圾集中房,用好垃圾清运车,做到垃圾分类存放和集中清运,在完成各村生活污水存在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提升改造工程。
记者樊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