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在常山县东案乡绵延几公里的胡柚景观大道上,车窗外是被春雨洗过的蔚蓝天空,路边芳草萋萋,溪水潺潺。如此明媚的春景,很难让人想到就在几年前,这个胡柚大乡还是烂胡柚等乡村垃圾污染的“重灾区”。3月18日,我们一行人来到朝阳村,探索“烂胡柚去哪儿”的奥秘。
朝阳村共有550户农户,人口近1800人。作为胡柚产销专业村,朝阳村共有8家胡柚加工厂、10余户胡柚种植大户和贩销户,村民几乎家家都有五六亩胡柚林。村民主任彭国方告诉记者,过去,村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遇上胡柚滞销的年头,村民大多把烂胡柚直接倾倒在村里的小溪边任其腐烂,这种传统的垃圾堆往往成为污染村容、空气和地下水的污染源。
“三年前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以来,村里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乡村垃圾处理措施。原先村里是几个农户合用一个大垃圾桶,村民经常将烂胡柚、建筑垃圾、玻璃酒瓶等一股脑儿扔进垃圾桶。”彭国方告诉记者,为了便于垃圾的分类管理,村中改为每家每户发一只门前放置的小垃圾桶,用于放置日常生活垃圾,由村中保洁员每天回收,对烂胡柚则进行统一填埋处理,挖深坑,撒石灰中和酸碱度,待烂胡柚自然降解以后便可以成为良好的农家肥料。
“前年开始,村里还开始了‘五星卫生户’的评比活动,如果每季度的评比都排在末尾,主妇脸上也无光。无形之中,整个村庄的卫生就被带动起来了。”村民樊芝兰说,这已经是她第二年被村里评为“五星卫生户”了,“村子变干净以后,周末孙子都爱回来了,逢年过节走亲戚,听到他们赞叹村子真干净时,我们也觉得很自豪。”
记者手记
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不但城市居民需要,农村居民也同样有权享有。而且,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之间也没有一个相互绝缘的界线,被污染的农村环境必然成为整个恶劣环境的一部分。朝阳村探索农村垃圾多元化处置的做法,给人不少启示——在对“烂胡柚等乡村垃圾去哪儿”问题的探索,可以视为乡村自我觉醒、有所作为的一个缩影。
衢报传媒集团第二采访组
记者徐丽 通讯员汪峻 胡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