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新闻网6月11日讯(通讯员汪峻 胡江平) 6月5日上午,在杭州办服装厂的常山县东案乡弄坞村村民朱新福刚回到老家,就有邻居拎来一篮黄瓜,“这是在你地里种出来的,来尝个鲜。”村民口中的地就在弄坞村口,足有50来亩,本来朱新福想在此建一家服装厂,如今却种上了果蔬。
说起其中的故事,朱新福颇为动容。他在杭州打拼多年,服装厂年产值过亿元,便想着回乡创业。也正因此,举家迁往杭州、最多逢年过节回家探亲的朱新福,难得在老家连住了十多天。可就当服装厂土地流转快完成时,他却改变了主意,决定把厂子搬到县里的工业园区。“这方山水养育了我,现在轮到我来养这方山水了。”朱新福说,家乡天蓝水清空气好,让久居大城市的他倍感幸福,实在不忍破坏,服装厂虽少有污染,但机器轰鸣、车来车往却不可避免。于是,选好的厂址成了村民的果园菜园,朱新福还把自家的小楼修葺一新,隔三差五就回来小住。
幸福在哪里?人们用脚“投票”。东案乡地处常山北部山区,外出务工曾一度时髦,如今循着青山绿水,不但越来越多的的东案游子回乡置业、工作,还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寻幽探翠。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到东案的游客超过1万人次。
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除农家乐、乡村游之外,东案人还卖起了“乡愁”。“小时候玩过的山、游过的水,吃过的东西、干过的农活都是乡愁。”田蓬村的郑晓俊在外经商多年,回到东案后,眼见多年未变的青山绿水、质朴乡音,深有感触:这不正是都市人苦苦追求的原生态生活?于是,他成立起浙江乡愁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在金源溪畔的蛇头山上搞起旅游开发,护山养水、开山村酒店、整体迁建古民居、搜集传统器具、开发农事体验,打算用5年时间把蛇头山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山水养人,人养山水。从黄衢南高速公路东案出口至常山最高峰白菊花尖山脚,东案乡正在建一条延绵10多公里的胡柚景观大道,沿线景观实施生态修复,岸边铺草、山上种树,把东案美景串点成线,既优化人居环境,又增强观光底蕴,再为幸福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