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年的时光流逝,我们生活的常山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亲,你认得这里吗?对了,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常山北门——
然而,不同的时空,总有许多故事在同一地点上演。 今天,让我们翻开一组老照片,一起通过时光隧道穿越回常山北门,看看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地方,有过怎样的故事——
常山地处金衢盆地西首,是水陆转运货物集散之地,为闽、浙、赣、皖四省咽喉,有“两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称。常山港、里港溪、三里滩与古城山水相依,常山港与古县城为钱塘江上游重要的商埠,历史上呈现“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的繁华景象。
然而,历经社会变迁与发展建设,常山古城池多数构筑几近湮灭,在北门与里择祠片区尚有较为集中成片历史街区。
屏山观澜因势达港
常山县北门街区处于明清以来城池东南角,与屏山、展衣山、孔家坞、里溪港、常山港、十字街等山水关系依托紧密,形成北依屏山、南望塔山、西承县治、东通溪港的山水格局。
屏山、展衣山、孔家坞、文峰塔、塔山、屏山、察院、关帝庙、城隍庙、忠烈庙、副总府、文公祠、天后宫、药王庙、城门城墙等城池名胜要素的山水格局关系延续至民国。1949年至1987年,城墙被拆除废弃,北门片区与古城池整体的历史城市空间结构被破坏;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城市快速建设发展,街区被城市机动性道路及多层住宅包围,进一步割裂了北门街区与古城之间的关系。
据明·常山县治图(载于天启《衢州府志》)、清·雍正《常山城池图》、清·光绪《常山城池图》,屏山、孔家坞、城隍庙、忠烈庙、副总府、文公祠、北水门、东水门、小东门、迎思门(东门)、观澜门(北门)等重要古城池公共文化建筑及城池防御要素遗址均位于该片区内,横街、大街、龙门路等为历史街巷。历史上北水门与东水门之间的水系贯穿基地,流入里溪港。周边为县治所、万寿宫、天后宫、药王庙,隔街相望文峰塔、里择祠,东侧为城墙与护城河、养老院、里溪港(内河)与常山港。所以北门街区历史上为公共文化设施、宅院府邸居住、市井商业与商埠繁华之地。
庙堂宗祠牌楼名胜
常山县北门片区分布有屏山巷城隍庙、法院街忠烈庙、察院行台(副总府)、中山公园遗址、孔家坞(泉水)渠等历史遗址,此外北门街区也为宗族聚居之地,遗存有新建巷程氏宗祠、琚氏宗祠;法院街叶氏宗祠、孙氏宗祠;法院街至清河街牌坊林立,分布有兄弟进士坊遗址等。
常山城隍庙,据县志记载:“始建于宋,历经移置建于屏山东麓。康熙二十九年重建,乾隆四十二年改建,嘉庆七年又改建至二十一年建成。”其规模之雄伟,雕塑华丽,远近驰名,在东南各省县城绝无仅有。原城隍庙位于屏山东麓(即农机试验场和环卫所所在地),占地百余亩。该庙坐北朝南,包括庙前围墙在内共有正殿偏厢、亭台楼阁五进。入围墙东西圆顶大门,抬头即见两进大门,正门上方嵌有石刻盘龙匾额,书写“常山城隍司使庙”。民国三十三年(1944),抗日战争时期,隍庙遭日机轰炸后,国民政府未及时抢修,又被李春芳、陈泽民等人假公肥私,大肆拆墙运料,彻底毁灭,使一座名驰全省的大型古建筑荡然无存。
中山公园位于屏山东麓(原常山县职教中心校区内),民国二十年(1931)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所建。解放前,公园荒芜倒塌。解放后,路东园陆续建为民房,路西园区建为城关三小。
常山为浙赣交界之地,又是水陆交汇之处。凡赣入浙陆路转水路,或由浙至赣水路转陆路,均在常山“中转”。为方便商贾往来,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豫民傅文龙、杨国仁、柯宏远、李腾敷等倡建万寿宫(俗称江西会馆),为豫民暂住提供方便。咸丰八年(1858)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复建,1985年拆除,改为粮食局办公楼。由于其功能特殊,故建筑格局与一般寺庙迥异,占地约1536平方米,整座建筑四周设防火墙,青砖清嵌,高约8米,还设有一正门二边门。进门首进为戏台,二进是大殿,后进与大殿相连,有小天井。大殿右侧天井旁有水井,此井长年不竭,为井旁居民生活带来了方便。
(江西会馆旧址)
民俗风情醉忆乡情
明万历年间,常山县城有直街、横街、先横后直街、新街等4条主街,19条巷弄。清光绪年间,巷弄增至40条。民国期间,有龙门口街、南门街、大街、小东门街、西门街、北门街、横街、大东门街、牌楼底街等9条主街、60条巷弄。
北门片区尚存格局与风貌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巷系统,成为具有特色的街道生活空间。北门街区宅院府邸合院分布众多,历史建筑合院56处,传统风貌合院民居建筑70余处。这里古井名泉也多,不少民居内还种有槐、银杏、枫杨、柚、梧桐灯古树名木花卉。
如今,常山老城北门片区是浙江省县级城镇中集中、成片保留符合申报条件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街区,笔者觉得,应充分挖掘该片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彰显“四省通衢两浙首站杂糅之风、依山面水庙堂宅院乐居之乡、走街串巷市井商业繁华之所、承古纳新文创再生根基之地”的地方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以历史文化资源为驱动力,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转型与品质提升。
文:黄晓东
图:部分来源县档案局/通讯员 王奕
编辑:刘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