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不少市民为了图凉快纷纷给电动车加装遮阳伞。交警提醒市民,电动车加装遮阳伞是种违规行为,虽然凉快却易引发交通事故,建议市民不要在电动车上加装遮阳伞。
电动车“打伞”到底会怎样?这几天,记者通过采访和现场体验,发现“打伞”电动车遮了阳丢了安全。
电动车“打伞”:一市民摔了3个跟头
“都怪自己为了图凉快,结果,装了遮阳伞的电动车却不听使唤,害自己连摔了几个跟头。”6月22日,说起电动车加装遮阳伞的事,常山的张女士后悔不已。
原来,在前段时间,张女士花了70多元钱为自己的电动车安装了一把遮阳伞。谁知,安装上以后,车把过重不能掌控自如,每次路口急刹车时,电动车便“不听使唤”。在一次返家途中,张女士一连摔了3个跟头,两次是因为遮阳伞面积太大,刹车不及时而与其他车辆相撞摔倒,还有一次是因为凉风“突袭”,遮阳伞抖了几下,固定不牢从头顶落下,挡住视线而摔倒。
记者观察:20分钟遇18辆“打伞”电动车
6月22日下午4点30分左右,记者骑电动车从西安门大桥出发,沿西安路、下街、上街、荷花中路骑行,一路上看到来来往往的电动车不少都加装了遮阳伞。
在短短的20分钟内,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就遇到了18辆“打伞”电动车,17位车主是女性。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给电动车加装遮阳伞的市民,不少人认为加装遮阳伞“晴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挡雨,很方便”,“骑慢点不会有事”。
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夏天装上遮阳伞是为了防晒,等过了夏天就拆了,骑车慢一点,多注意一点交通状况,不会出什么危险。”
记者体验:“打伞”电动车遇风像脱缰“野马”
6月23日,通过朋友介绍,记者借来了一辆加装遮阳伞的电动车,从南区往西区骑行。记者注意到,这种遮阳伞用支架直接固定在车把上,可以覆盖骑车人和坐在后座的人。
在骑行过程中,记者感到有了遮阳伞确实多了些许凉意,不过在控制车身过程中,感觉总有个东西在牵制着,少了平时骑车时的那份自如。
当骑到衢江大桥上,记者特意加快了车速,发现整个伞面会随之鼓起来或乱摆动,瞬间感到有股力量拽着电动车。特别是遇到风大时,“打伞”电动车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很难控制。记者只能刹车将车速降到最低,这才勉强可以继续骑行。
交警说法:电动车“打伞”违规
一位交警相告,在电动车上加装遮阳伞,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不少地方都发生过电动车因加装遮阳伞导致的交通事故,“装遮阳伞会影响骑车人的视线,而且很容易与两边的车辆造成不必要的碰擦,特别是刮风下雨天,遮阳伞很容易被大风顶翻”。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一条对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载物有明确规定: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安装遮阳伞的电动车明显违反了规定,不过目前我市暂时还没有对‘打伞’电动车进行硬性管理”。
“与晒黑相比,还是健康安全更重要,建议市民不要在电动车上加装遮阳伞,最好选择穿防晒服、戴太阳帽等方式防晒。”该负责人说。
律师提醒:“打伞”车主发生事故须担责
“打伞”电动车正常行驶时如果发生事故,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记者咨询了市区一家律师事务所的邹律师。她告诉记者,加装在电动车上的遮阳伞,超出了车体宽度,增大了与其他车辆发生刮蹭的概率,如果因此发生了交通事故,车主存在一定的过错。如果牵涉到民事赔偿问题,电动车车主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记者 华国正 通讯员 周洁梅 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