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山 援助热线 18657009991
本报讯市人民医院五病区的10床,14岁的少女吴紫薇无力地躺在病床上,乳白色的液体“滴滴答答”通过管子流入她的体内,另一根管子连接着氧气口和鼻孔。她的头无力地歪向右边,眼皮毫无生气地耷拉着,只有床头仪器屏幕上起起伏伏的波状线传递出生命的迹象。
昨天,紫薇的爸爸吴金泉告诉记者,虽然紫薇从重症监护室内转到了普通病房,病情却还是没有好转,依然无法开口说话。
吴紫薇是常山县龙绕初中的初二学生。上月20日,她在寝室被同学发现抽搐昏迷,随后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脑血管畸形。
最先得知消息的是紫薇的爷爷,78岁的吴三我字。吴大爷自己也才动了次手术,住院半个月,于上月17日才出院。紫薇5岁起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每年只在过年回家一趟,妈妈带着3岁的弟弟在诸暨。一个月3000元不到的工资,需要应付6个人的开销。
在诸暨打工的吴金泉夫妇赶到了医院,当天晚上就安排了手术。
“不久前,刚通过电话,让我们早点回家过年,能够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吴金泉说,短短数日之后,活生生的女儿只能躺在病床上动也不动,话也不能说,“医药费保守估计也要十多万。没钱,可是女儿还这么小,怎么能放弃?”无助的他不时地发出一声声叹息。
爷爷吴三我字告诉记者,家里穷,家里的房子还是泥房,老两口住1间,紫薇住1间,还有1间已经快倒了。儿子经过几年打工,已经有了5万元的积蓄,本来已经划算着过了年后再筹点钱可以盖房子了,哪知天有不测风云,紫薇又突然病倒了。
住院以来,5万元积蓄早已花费完,还欠医院1万多元医药费。不但新房的憧憬化为泡影,孙女也危在旦夕,老人忍不住一次次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