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是专业从事代驾业务的,但目前规范我们代驾业、针对代驾业的法律法规和保险业务都没有。”衢州一家代驾公司负责人童文锦说,他的公司成立于去年8月,公司所有的运作流程与服务体系都是参照杭州代驾业的标准,员工统一工作制服、工作牌,有事后监督卡和代驾协议书与顾客签订。
在童文锦的公司里,记者看到了“代驾协议书”,其中第6条明确了如遇意外交通事故,甲乙双方的责任及赔付标准。童文锦概括解释说:“就是保险理赔不足的,由代驾公司承担;同时,保险理赔掉后,我们还要给客户一定的补偿,如误工费等。如4天前,我们的一次代驾业务,由于对方车辆碰到代驾车,保险公司理赔掉后,我们还给了客户200元补偿费。”但他也表示担心,万一遇到大事情,由于没有针对代驾业的专门保险业务,代驾公司压力会很大。
童文锦介绍,这种担心主要源于公司还遇到过一些长途代驾业务,如长沙、上海等地都跑过。本市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也明确表示:“目前确实还没有专门针对代驾业务的险种。”
记者也咨询了相关部门及法律界人士,并上网查阅,发现目前除了保险险种外,代驾业的相关行业规定、法律法规等也都处于相对“空白”状态,零星出现的一些案例,也都因为是小事故,未引起相关部门及司法界的高度重视。
为此,社会各界目前对代驾业也执相对朦胧的态度。据出租车驾驶员夏师傅介绍,他十年前就想过从事代驾服务,“但当时工商说不知道属哪类性质的,也就没搞成了。”[目前记者看到的代驾公司营业执照归服务类,标识“代客驾车服务(不含客货运业务)”]同时,他介绍,现在喝酒的人请出租车驾驶员帮代驾的也很多,但他个人认为“风险太大,问题很多”。“我自己就碰到过一个酒后坐我出租车的,开到半路一定要抢我的车开。这万一是帮他代驾,那出了事真的说不清了。”
记者在与市区一家大型酒店办公室工作人员谈论代驾业务时,她表示去年开始,就有好多家做代驾业务的单位与酒店联系,“但我们考虑到很多因素,还是没有做。”
“有代驾公司,又不是你们酒店开的代驾公司,与你们有什么关系?”记者疑惑地问。“客人不管啊。”她解释,客人往往只认定是酒店介绍的,而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是他们不愿意介入这项业务的最主要原因。
记者通过网络查寻,发现现在已有一些法律界人士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个问题。如去年7月19日《检察日报》上的一篇题为《酒后代驾相关法律责任如何确定》的文章,从明确代驾合同的效力,代驾过程中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者,代驾过程中车内财物丢失责任承担者等角度,对如何明确代驾过程中相关法律责任的认定进行了探索。
今年6月14日《山西法制报》的一篇文章,则重点探讨了除请代驾公司外的代驾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的,该如何认定责任。文中例举了酒店代驾、无偿代驾、雇人代驾三种代驾行为,并分别解释应该按消费合同、帮工关系和雇佣关系进行法律认定。
业内人士认为:代驾业务是一种市场需求,随着国家打击酒驾的力度加大,无疑从一个侧面更加促进了这项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张,所以,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必须尽快制定,以利于这个新生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样,代驾业务的发展又会从另一个侧面对打击酒驾工作起到配合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