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寺位于青石镇马车村西部,因古代名刹———马车寺坐落在此山坞内,后将整个山坞都称为“马车寺”并流传至今。马车寺与老虎坪连接,由巴掌山、春树坞、大岙、小岙、燕子坞等组成。如今的马车寺除了有成片的柑橘、胡柚、板栗和数百亩马尾松外,似乎没有特别之处,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罢了。但在当地上了年纪的人的记忆中,马车寺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先有马车寺,后有常山县
当地一些前辈们常说:“先有马车寺,后有常山县。”此话虽显夸张,但马车寺的历史悠久确是事实。
据考证,马车寺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当时一云游和尚来到马车地方化缘,看到此山坞坐西朝东,坞中有坞,坞中一小涧溪常年流水不断,两旁山峦对称有序朝东方伸展,整个山坞似一把太师椅。最上方老虎坪的大石壳远看似一头猛虎,恰似镶嵌在“太师椅”靠背上的美妙装饰。该和尚心想,此宝地若能建寺庙岂不美哉。于是,他找到当地村正(相当于村长),说起了建寺庙的想法。谁知这村正也是信佛之人,听了和尚的话说:“老汉正有此意,建寺庙,奉佛祖,福泽千秋万代。只是需一笔不菲的开销,无处着落,乡民度日艰难,最多只能出力而已。”和尚说:“所需费用,小僧自会化缘而得,只是搬运木料等劳工之活,能否请乡民出力相助?”村正说:“这个没问题,扛挑之粗活,乡民定会尽力相助。”就这样,和尚与村正商定,一年后着手建寺庙。
和尚与众师兄弟一起分头到浙、皖、赣等地化缘,并宣传浙江信安县(当时为信安县,唐高宗咸亨五年分信安置常山县)马车地方有一处建寺庙的绝佳之地。9个多月后,和尚师兄弟通过化缘,已基本筹足建寺庙之费用。于是,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夏月破土动工,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秋月建成,但当时较为简陋。清嘉庆二年(1797年),重建为亭台翘檐式建筑。明间、次间为五架抬梁式梁架结构,前檐柱牛腿雕有狮子戏球等图案。6根方柱,余为圆木柱。中进有一天井,长16米,宽4.6米。天井内有株两人合抱粗的桂花树,两根每年能开花的铁树,一株直径30多厘米的罗汉松。后进的明间有走廊相通,廊顶有空心楼,后进为穿斗式梁结构,木构中雕有狮、凤、花卉、人物等。中进有十八罗汉、观音菩萨、如来佛像等。最高的佛像有5米多高,雕塑讲究,形象逼真,曾经吸引远方香客,每日烟火袅袅。
寺庙门外左侧有一口水井,井水冬暖夏凉,如今仍在。寺庙后山上成片的参天古松,几乎每株比水桶还粗。门前左方50米左右的两株古樟,在路两旁相应对称,粗约6个壮汉手拉手才能合抱,树内已空,孩子们经常在里面捉迷藏。老人们说,以前曾有人看见有一巨蟒从树上的洞里伸颈到树底下的水塘里喝水,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寺庙传威名,吸引八方客
传说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秋月,江西一姓汪的客商贩卖粗布来到马车地方,突然生病上吐下泻,浑身无力,难以行走。寺庙主持收留了他,喂以米粥,服以草药,并让其每日烧香拜佛,三日后明显好转,七日后基本痊愈。该客商诚心信之,临别时将两匹粗布捐献给寺院里。回去后尽力宣传,是年秋月起,几乎每月都有大批江西游客到马车寺进香。后来汪姓客商又到安徽做生意,他仍不忘宣传浙江有个马车寺,寺内的菩萨如何灵验,后来竟然又吸引了不少安徽的香客来马车寺进香,再后来闽、浙、赣、皖四省的一些香客都纷纷来此烧香拜佛。
当年该寺院内冬暖夏凉,名刹在参天古树包围之中,炎炎夏日,村民上山劳作大汗淋漓,下山来只要踏进古寺,顿时凉爽宜人,汗水即刻停流。当时寺庙的主持看到寺院香火不断兴旺,功德箱内的铜钱日益增多,于是又将几个重要的佛像重新塑身,据考证,主要的四大菩萨均有5米多高。四大菩萨是: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菩萨,象征智慧的菩萨。《文殊师利般涅盘经》说,文殊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姿罗门家,由母亲的右腋而生,生而能言,十种祥瑞同时出现。他遍访仙人求出家法,九十五种外道辩论师都辩不过他,终于在释迦牟尼佛处学道成为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也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牟尼佛宣说佛法。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是在山西五台山,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协侍,顶结五鬓,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的意思。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协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一个象征真理(普贤)。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说:普贤原为东方宝威德上五律国之菩萨,遥闻释迦佛在娑婆世界说法华经,特为听受,到达时佛已讲完此经,当夜即将入灭普贤表示守护此经,释迦佛赞叹认可。密教称普贤为“金刚萨埵”、“菩贤萨”等。
地藏菩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他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十轮经》卷一,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于仞利天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佛既灭,弥勒佛未出世之前,自愿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据《宋高僧传》卷二十载:“地藏原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中国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月(读rou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月(读rou肉)身”,据说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地藏十轮经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载,地藏菩萨具有无量数不可思议之殊胜功德,为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由过去之大悲誓愿力,常示观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刹身、地狱身等无量异类化身,以教化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所以又称“千体地藏”。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中,他是西方过去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观音菩萨是从梵语的“Avalokitesvara”菩萨发展而来,汉语音译“啊那婆娄吉低输”、“阿缚卢极低湿伐罗”等,意译为“光世音”。在中国,唐以前称之为“观世音菩萨”,后为避唐皇李世民讳,遂改为“观音菩萨”。传说阿弥陀佛为其父,大势至菩萨为其弟。
神奇的传说,至今仍是个谜
虽然马车寺寺院已毁,但至今仍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一是佛光普照,数里可见。当地一些老年人曾说以前马车寺每年都会出现一两次佛光普照的情景,在寺院上方西侧霞光万丈,半弧形的光环看似彩虹,呈金黄色,并不断放射着光环,一般可持续15分钟左右,直到天空中垂下圆圆一道金黄色的柱,才慢慢散去,究竟何故,无人考证。二是清凉井水,治暑奇效。寺院右前方有一口水井,井口直径仅60厘米左右,深不见底,曾有人将数根麻绳连接起来绑上石头仍没落到底。奇异的是无论春夏秋冬,井水都保持离井口3米左右,而且井水冬暖夏凉。数九寒冬,井口冒出腾腾热气;炎炎夏日,井水却冰凉透骨。据说夏日里凡有人中暑,只要喝口该水井里的水,再用井水洗脸擦身,立时恢复。三是巨鸟护寺,昼伏夜出。据说以前每到夜里,老虎坪山上的巨大兀鹰就会飞到寺院后山的大松树上,“呜呜”的叫声数里外可听见,一般天未亮它又飞到老虎坪山上的石洞内。曾有人见过该兀鹰双翅伸展有一丈多宽,在头顶上飞过时,有一股“呼呼”劲风吹过。四是巨蛇过山,有去无回。在民国廿六年,当地一姓毛的农民到马车寺山上砍柴,晌午时分,他突然看到一片禾草丛在“沙沙”响声中向两边分开,该农民跑过去一看,腿都吓软了,原来是一条小水桶般粗的大蛇顺着草丛向老虎坪山上爬去。后来他告诉其他村民,另一人也说见过一条很粗的大蛇从寺院门前约50多米的樟树上伸头到水塘里喝水。开始他以为是樟树上的大树枝断掉落到水塘里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巨蛇,吓得他拔腿就往家里跑。奇怪的是,自那次大蛇往老虎坪山上去了后,就没人再见过它了。有人猜想,可能是到老虎坪山上石洞里修炼去了。
盲目破“四旧”,古寺毁于一旦
遗憾的是在那破四旧的年代里,古寺难逃厄运。解放初期,各地大兴破“四旧”之风,当地的一些“积极分子”,盲目执行上面的指示,首先把破“四旧”的矛头对准了马车寺,高大的佛像被人用粗长的绳子围在脖子上,然后由五六个青壮年拉倒在地,然后焚毁。古寺被拆除,古樟被砍伐,参天的古松树在大办钢铁时被毁于一旦。
最后仅有的两株铁树和一株罗汉松,在土地承包到户后被户主以每株300元的价格卖给了外地客商。
雄伟的古寺被毁,的确使人深感遗憾,但如今的马车寺虽没有了古寺、古树,却也向人们展示了今日的美丽风采。特约撰稿人 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