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街面见警率和接处警速度,有效遏制街面犯罪,自去年12月开始,常山县公安局在县城实行交警、接处警、巡特警三警合一警务机制。
一年来,这种机制运行得如何?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上周,记者走进常山,实地探访。
交警、接处警、巡特警,
三警合一
11月25日,特巡警大队民警郑慧伟当班。一早,他和同事开车上街巡逻。
10时20分,郑慧伟带队巡逻至常山县城国际大酒店附近时,发现有十几个青年围着一辆黑色小车并且其中有人手持匕首,针对这一情况,民警郑慧伟立即率领队员下车处置,并通过对讲机呼叫周围附近巡逻警力赶到现场增援,民警迅速抓获嫌疑人王某、欧某等人,并当场扣押匕首一把。
12时10分,特巡警大队接110指令称:县城汽车站招贤至常山中巴车上有人手机被盗。接警后,郑慧伟立即带队处警,2分多钟赶到现场。到现场后立即边了解情况边开始排查,了解清楚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穿着特征及逃跑方向,5分钟后在浦塘加油站附近公路将盗窃嫌疑人胡某某抓获。经初查,胡某某对在中巴车上盗窃受害人陈女士手机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16时25分,县城东方岗亭附近发生一起两轿车刮擦事故。郑慧伟到现场后,发现并无人员受伤,车辆刮擦不是很严重。他便叫双方事主各自联系保险公司,并安排人员开展询问、记录、拍照工作,做完这些工作后,事故车辆被移到路边,交通恢复正常。后来,两家保险公司分别查看了车辆刮擦情况,估计两辆车子的维修费都差不多1500元。郑慧伟提出处理意见,两位事主各自承担车辆维修费,维修费找各自保险公司报销,两位事主均表示接受。
……
三警合一之后,郑慧伟的工作变复杂了。原来,他只是巡逻民警,只要负责街面的治安工作即可。可是现在,他还是交警,要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又是接处警,城区范围内有人报警时,他要就近赶到现场处置。
警务机制实行之前,郑慧伟和另外17个同事一起,先后培训了一个多月,到交警队事故中队当实习生,又跟着接处警民警去现场,把3个警种的工作全都熟练掌握了才正式上岗。
发生打架2分10秒,
三批警力赶到现场
“多功能警察”上岗不久,效果就出来了。
效果最明显的是县城的交通改善。常山县城小,可汽车保有量挺高,到了高峰期,车子就开不快。要是再碰上个小事故,那就基本上要停在那。
“以前堵车的时候,巡逻民警路过,老百姓要骂的,说我们警察不管事。”常山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冯健对记者说,三警合一之后,民警分路段定片区地对城区道路不间断巡逻,一旦车辆违停、堵车或发生事故,附近警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处置。
“这样一来,等于我们民警就不再坐着等警,而是走着接警,甚至直接就“撞”警了,处于一种全流动的状态。”冯健介绍,民警当班时,就在处于巡逻状态。一旦有案件发生,他们就近赶往现场处置。万一警力不足,还可以向外围请求增援。
今年8月15日晚上8点34分,常山县城新华书店旁有人因琐事发生纠纷,接着相互出手。因为双方都不止一人,又都叫了人,有群殴的趋势。一分钟后,正在街面巡逻的特巡警队员发现了情况,并立即上前制止。过了40秒,第二批警力赶到现场。又过了30秒,第三批警力也赶了过来。整个打架事件从发生到被制止,只用了2分多钟。
处警快了,堵车少了,
发案少了,群众满意度高了
三警合一实行一年多,取得了成效。
首先是处警速度快了。常山城区按照打造“3分钟处警圈”目标,做到了就近处警、快速处警。去年6月至今年6月,城区共接处警2200余起,未接到一起对处警速度不满意的投诉。
其次是街面见警率增高,防范能力增强。今年上半年,城区共立刑事案件264起,同比下降39.58%;其中侵财案件下降42.07%、街面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案件下降达50%。
另外,治堵绩效凸显。三警合一警务机制实行头几个月,常山县城区道路就达到“城区主要道路提速10%、车辆通行能力上升10%和疏堵排堵处置速度上升10%”的预期目标。一年多来,各类交通违法查处绩效在原基础上有较大提升,城区未出现一次较长时间拥堵现象,上半年治堵保畅工作绩效居全市前列。记者 巫春燕 通讯员 叶晓舟 徐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