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陈云河,县公安局招贤派出所民警,荣立过个人一等功,获浙江最美警察称号,先后两次被评为省优秀人民警察,是省百名优秀基层民警、市“十佳调解名师”。
35年的从警生涯,我有31年是在农村派出所,但无怨无悔。我患糖尿病、高血压多年,上级考虑到我的身体状况,多次欲将我调往局机关,都被我婉言谢绝。我不是不想,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村、农民有特殊的感情,愿意留在基层,扎根农村。
派出所工作更多的是做好户籍管理、调解民间纠纷等细小繁琐的工作。同我一起工作过的年轻民警经常问我:“叔,我们难处理的事情,为什么到你手里就难不倒?”我告诉他们:“现在当警察不是光靠身上的一套警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同群众打成一片,以情换情,以诚换诚,用真情打动百姓,用真心换取老百姓的信任,金碑银碑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2012年11月一天,招贤镇汪家淤村沙场发生一起打架事件。沙场老板周某与村民徐某为沙场使用权问题发生冲突,周某将徐某的脸部打伤,派出所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周某已逃离现场。徐某瘫倒在沙场上,民警劝他去医院治疗,他态度生硬,对处警民警发火,民警只好把他劝到派出所询问调查。徐某继续对民警发火,不肯配合工作。那天,我正好在所里,一听是汪家淤沙场老板,又看到被打伤的徐某,我心里大概有了底。因为我是“老招贤”,对他们二人情况较熟悉,知道沙场老板周某混迹社会多年;被打伤的徐某因过去办厂做生意,欠了不少债务,是个破罐子破摔的人。做双方工作,难度非常大。处警民警都是新同志,情况不是很熟悉,我就主动上前问徐某:“怎么了兄弟?满脸都是血。”一边说一边把他扶到我办公室让他坐下,给他泡了一杯热茶。拿出纸巾把他脸上的血渍擦掉,继续陪他聊天。聊着聊着徐某的心情平静下来,把被打的经过详细述说了一遍。我听后立即向他承诺:“我们派出所会马上开展调查处理,现在先送你去医院把伤口处理一下。”徐某点点头答应了。
徐某的情绪得到稳定,所以后续的调解工作比较顺利。经过我和同事们的几次协调,当事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
感悟:在基层警务工作中,民警对所有群众的报警、求助、来信,以及来访要求解决的问题,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说话和气,不烦不躁。想想“如果我是当事人,会有什么要求,提这些要求又是为了什么”。这样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调解工作就少走些弯路。
35年来,我不断琢磨做群众工作和调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方法,把它总结为“调解治安案件、民事纠纷‘40字’工作法”,具体内容是:真情诚信、全面调查、适时适地、选好对象、公正明理、案例开导、批评安慰、个别沟通、耐心不烦、及时兑现。
我个子不高,身边许多同事都亲切地喊我“矮哥”、“矮叔”。带着年轻同事一起办案,我一边感受着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朝气和激情,一边手把手指导他们开展警务工作。
2013年9月,招贤镇大溪沿村季某夫妇与侄子因房屋纠纷打架,季某的妻子刘某被打伤住院。在本案中,刘某又有明显过错。她过去时常与邻居发生纠纷,并且经常上访,镇村干部和民警都“谈刘色变”。在事实调查清楚后,办案民警对当事双方做了大量调解工作,希望能达成协议,但双方始终不肯和解。
办案民警准备按照治安案件办理,对她侄子采取治安处罚,这被我制止。我告诉他:“对她侄子进行治安处罚是可以的,但这样做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只有让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谈一谈,才能真正化解矛盾。”
后来,我主动找办案民警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我决定先到他们家中做思想沟通。为了不惊动村民,我们选择夜里赶往大溪沿村。刘某态度生硬,大门紧闭。我们隔着窗户做了好长时间工作,刘某才开了门。她提出要求赔偿5000元。继而,我们来到她侄儿家,她侄儿坚决不出赔偿金,说是对方先动的手。这次没有成功,回到所里已是深夜,我们继续召开会议,商议方案。
第二天,我们又去做思想工作。刘某侄儿坦言:“出医药费可以,其他费用一分也不出。”眼看事情有了点眉目,我们马上赶往刘某家,围绕医药费跟她讲道理,渐渐刘某有了退让的苗头,案件有了转机。
我联系了刘某侄儿玩得较好的年轻干部,做通思想工作,答应出1800元医药费。我又请该村和刘某有亲戚关系的原妇女主任出面做工作。刘某态度有所转变,降低了赔偿金额。这样,我把双方请到所里,同时叫上做工作的两个干部,一起调解这起案件。
感悟:调解纠纷是件复杂的事。在和当事人沟通时,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要反复多次。在入户调解时,可以先与当事人聊聊天、唠唠家常,获取其心理上的信任,同时对当事人提出的要求不要现场否定,而是在肯定当事人诉求的基础上,与当事人一同分析这种要求是否合理。采取讲道理、讲法律、讲人情的方式,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还有300多天我就要告别这身警服,告别公安机关,我不想混日子到退休。希望继续发挥一个老基层的作用,以叔叔辈的身份,好好利用剩下不多的工作时间,为所里多尽一份力,为辖区群众多做一点事,为自己的警察生涯画上完美句号。
愿我35年服务群众积累下来的点滴经验,能够让同行们在今后服务群众的道路上,走得更顺、更稳、更快。把对党和人民的真诚挥写得潇潇洒洒,使人民警察这个名字永远光荣响亮。
点评:正如他心中所愿,在他的从警生涯中,群众满意是对他最好的肯定,再多的荣誉比不上年轻干警的一声“矮叔”,办事群众的一声“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