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城大事
分享 搜索
>

亩产960.7公斤 常山再生稻创省农业“吉尼斯”

2014-03-06 08:49:22 作者:

关注:536次

    

  衢州新闻网3月5日讯(记者华国正 通讯员王龙 陈建明) 3月4日,常山县天马街道天马村的陈清明正忙着给田里施肥,检查田里的水管、插秧机、播种机等机器,准备在一周后进行播种插秧。

  就在他面前的600亩田地上,陈清明的再生稻“一季+再生”模式实现了“吨粮千元”,即每亩田一年生产1吨粮,达到千元的纯收入。而他申报2013年浙江省粮油高产创建吉尼斯竞赛的结果日前已出炉:以单产960.7公斤的成绩,创造了浙江省再生稻两季百亩示范方农业吉尼斯纪录。

  被乡亲称为“种粮王”的陈清明,原先是开农用车跑运输的。看到国家扶持种粮的政策越来越好,他就萌发了规模种粮的念头。2009年,他连片流转土地,创办了种粮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始加入到种粮的行列。

  随着种粮面积逐年扩大,陈清明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资金不够找信用社解决,技术遇到困难找农技员帮忙。如今,他已拥有收割机、耕田机、插秧机、播种机、农用拖拉机10多台(辆),从育秧、插秧、收割、烘干,基本实现机械化,降低了生产成本。

  2010年,常山县在衢州市率先开始推广水稻“一季+再生”,陈清明开始尝试再生稻栽培技术。陈清明说,再生稻只需种植一季,收割后第二季直接在原来的根上长出。前年,他试种了400亩,亩产突破900公斤,和双季稻产量不相上下,但省去了第二季播种时种子、人工等费用,每亩可增收500元以上。

  2013年,陈清明引进准两优608、丰源优272等优质高产品种,将再生稻扩大到600亩。从育秧、大田管理、病虫防治等每个环节,他都邀请县农业局技术员指导,结果亩产高达960.7公斤,拿到了“全省第一”。

  常山县再生稻平均亩产与单季晚稻相比增加粮食亩产15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增加500元以上;与“早稻+连晚”相比,单产基本持平,每亩增加经济效益400元。据悉,2013年常山县推广再生稻面积2.1万亩,增加粮食产量超3000吨,促进农民增收超1000万元。

上一篇:余额宝理财热 市民看法不一
下一篇:微时代带来微生活 今天,你微了么?

网友评论

发表评伦

相关阅读